動物福祉 × 教育制度:寵物美容不只是技術,而是一場對生命的承諾
2025-07-20當「洗澡」變成日常,而「照顧」只是流程,你是否也曾問過:我們真正了解動物的需求了嗎?
在帝大寵物美容學院,我們始終相信——**技術是基本,理解才是關鍵。**這份對動物的理解,不只是來自美容刀剪下的輪廓設計,而是從他們的聲音、觸感、氣味與情緒開始。我們稱之為「五感照顧式寵物美容」。
一、動物福祉的本質:不是寵愛,而是尊重
多數人誤以為「動物福祉」代表寵物活得開心、有吃有喝。但在專業的福祉定義中,牠們應該獲得的是不受痛苦、表達天性的自由、以及被人理解的權利。
因此,我們從每一堂課、每一次美容流程開始,就強調:
不勉強、不強制、不恐嚇的操作手法
牽制=保定,穩定先於動作的安全標準
逐步適應、不用暴力加快節奏的學習倫理
這些,都是為了讓美容變成「溝通」,而非「支配」。
二、制度設計的關鍵:讓尊重成為可以學的東西
如果動物福祉是理念,那我們的挑戰就是把它制度化、流程化、教育化。
帝大寵物美容學院從 2021 年起,開始建置完整制度設計,結合兩大國際標準:
ISO21001 教育訓練管理系統
TTQS 台灣訓練品質系統
這不只是取得一張證書,而是我們設計課程、訂定教材、安排師資、進行評核與回饋的依據,最終目的只有一個:
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學會如何用制度與良知,照顧一隻動物。
我們更設計了「學習歷程記錄表」「五感照顧評量表」「動物行為觀察指標」等教學工具,讓每一份照顧都可以被紀錄、被反思、被改善。
三、不是所有的剃毛都錯,也不是所有的照顧都對
在現場,我們經常遇到「絨毛剃除」「過度修剪」「情緒忽視」等行為,而多數都是來自「不知道」與「沒被教會」。
因此,制度教育的目的,就是讓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正當理由:
剃毛不是錯,但應根據犬貓毛層結構、皮膚狀況與氣候條件評估
洗劑選用不能僅看品牌,需考量清潔力、低敏性與皮脂保留度
美容動作須配合狗貓情緒反應,才能避免行為陰影與未來抗拒
這些,都不是憑經驗,而是可以透過制度與福祉知識訓練出來的專業選擇。
四、教育的終點,是改變產業;而不是讓學生成為下一個加害者
許多寵物美容課程教會的是「怎麼剪得快」「怎麼洗得省」「怎麼多接幾隻」,卻忘了這是動物——不是商品。
帝大的教育目標不是生產更多「美容員」,而是培養懂得尊重生命、理解照顧價值的**「寵物照護師 × 五感美容師」**。
這也是我們設計C級助理、B級專業、A級高階、美容藝術、行為管理與貓美容師養成制度的初心。
「制度,不是為了考試;而是為了不讓下一個人犯同樣的錯。」
五、我們相信,照顧可以改變世界,也可以是一生的志業
有些人是退伍後重新出發、有些人是斜槓創業、有些人是高中生第一次接觸職涯選擇。無論背景是什麼,我們希望讓每一個熱愛動物的人,都能擁有一條不以傷害換取收入、以信念打造職涯的道路。
這就是我們推動動物福祉教育與制度設計的初心——
不是為了讓品牌看起來更高級、證照更有價值、課程更好賣,而是:
為了讓每一隻被交到美容師手上的狗貓,能獲得應有的理解與尊重。
📣 想進一步認識「五感照顧式寵物美容 × 教育制度」的實踐方式?
🔗 歡迎造訪:www.dida-school.com
📸 IG|@didaschool
✍️ 文/蘇文盛|帝大寵物美容學院創辦人.WGA世界寵物美容協會秘書長